我们永远缺乏对人性和苦难的想象(初稿) 作者:向晚 我们的语言因有复杂性和意指性,而让内容有了自体的可能。我们不是在读什么文本,看什么电影,我们是在“旁观”一个文本和一个电影。“旁观”具有相当程度的忍受和承载能力。弗兰克尔《活出生命的意义》,让我“旁观”到人群中相当程度的极恶成分,让我不由思索,人和动物的区别,绝不是什么智慧的高低,而是拥有能否极恶的能力。猛兽吃肉是一种本能,而在特殊环境下,一个人则可以...
一个孤独写作者的独白 可能,诗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都是无用的。他们不写诗、读诗,甚至不知道二十一世纪的今天——诗歌是什么样的。当然也不可能会去费劲心思的琢磨一首诗该怎样去读,更不会在乎一首诗承载了多么大的疼痛。因为,读不读诗,丝毫影响不了他们现有的生活方式。但这对于一个执着于诗歌的作者来说,无疑是心痛的。时常,我会这样反问自己,诗歌究竟要以何种方式表现,才能让人来读? 其实,就我个人而言,诗歌于我有...